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3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8-08-06
    上一期    下一期

    指南.标准.共识
    述评
    专题笔谈
    论著
    短篇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指南.标准.共识
    左卡尼汀在儿童癫痫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制定)
    2018, 33(8): 561-565.  DOI: 10.19538/j.ek2018080601
    摘要 ( )  
    述评
    重视儿童重症康复与评定
    2018, 33(8): 566-569.  DOI: 10.19538/j.ek2018080602
    摘要 ( )  

    随着近年来儿童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ICU内重症患儿的病死率显著下降,很大一部分存活的危重症患儿在出院后数年仍存在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生存患儿的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开始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儿童重症康复这一新的交叉学科领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康复评定是贯穿整个儿童重症康复活动的灵魂,由于我国相关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许多医院仍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所以认识儿童重症评定重要性及尽快提高我国儿童重症康复与评定水平已迫在眉睫。

    儿童重症康复技术
    2018, 33(8): 570-573.  DOI: 10.19538/j.ek2018080603
    摘要 ( )  

    儿童重症康复技术是在充分评估重症患儿的病情和功能障碍,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用于减少患儿继发性损伤,激发患儿康复潜能,改善患儿长期预后的相应技术,如促醒、关节活动、电刺激、姿势设定、力量训练和吞咽康复技术等。这些康复技术的适时介入对重症患儿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就儿童重症康复技术内容、应用和时机作简要介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专题笔谈
    新生儿重症脑康复的内容及模式
    张海清1,陈艳妮1,2
    2018, 33(8): 574-578.  DOI: 10.19538/j.ek2018080604
    摘要 (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设备的日渐完善,迅速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但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亦增高,早产目前是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新生儿期,大脑的可塑性强且发育快,是早期干预和康复的最佳时期。早期评估目的是通过对神经、运动、感知觉功能发育异常的筛查,制定和实施其相应的康复干预计划,促进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形成和建立大脑皮质各层良性循环的发育,有利于后期运动、智力、语言及视听觉的发育,家长的参与及团队的合作对危重新生儿预后和远期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重症康复
    侯 梅,孙殿荣,金国圣
    2018, 33(8): 578-583.  DOI: 10.19538/j.ek2018080605
    摘要 ( )  

    呼吸系统危重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主要疾病群,气道阻塞、呼吸肌无力、肺实变和咳嗽能力下降等可加重基础病理学损伤、增加死亡风险,而危重症存活者所遗留的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ICS)不仅影响功能障碍,而且导致参与学校和社会活动困难以及生活质量下降。ICU内实施早期可动化的实践指南和物理疗法的管理建议,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促进疾病恢复、减少ICU和总住院时间、预防和减轻PICS、改善生活质量。成人各种呼吸系统危重症的康复治疗发展迅速,但在儿科此方面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有限,需要儿科ICU工作者、患儿和家庭成员改变观念,提高对呼吸重症康复的认知度,探讨适合于儿科呼吸系统重症康复的安全、有效性优选方案。

    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康复
    朱登纳,李林琛,夏 冰
    2018, 33(8): 583-585.  DOI: 10.19538/j.ek2018080606
    摘要 ( )  

    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康复是儿科重症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力衰竭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康复是儿童心血管疾病重症康复的主要内容。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起了由内科医师与康复科医师组成的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康复治疗的专业团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目前我国则刚刚起步。该文介绍了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康复的评定、康复治疗和预后,以期能为国内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重症康复的发展提供参考。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重症康复
    阮雯聪,李海峰
    2018, 33(8): 586-588.  DOI: 10.19538/j.ek2018080607
    摘要 ( )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种类众多,部分会遗留感知觉、运动或社会适应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回归及生活融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已认识到儿童神经系统疾病重症康复的重要性,国内外一些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将康复治疗列为必不可少的项目。儿童神经系统疾病重症康复需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小儿神经发育学原理;(2)早期发现,早期康复;(3)多学科介入,综合康复;(4)以功能为导向,制定个体化方案。

    儿童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康复
    朱登纳,杨永辉,杨 磊
    2018, 33(8): 589-592.  DOI: 10.19538/j.ek2018080608
    摘要 ( )  

    儿童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患儿的综合康复治疗在儿童重症康复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准确的康复评估及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与该类疾病患儿预后密切相关。该文阐述了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患儿的康复评定内容、康复介入时机、康复治疗方法及意识障碍患儿的促醒方法等,以期对临床医师正确评估和救治脑积水及脑外伤术后患儿有更多的帮助。

    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性中毒的康复
    曹建国,杨 雪
    2018, 33(8): 592-595.  DOI: 10.19538/j.ek2018080609
    摘要 ( )  

    意外伤害和急性中毒是儿童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有跌倒或坠落伤、交通事故、异物伤、溺水和急性中毒。重症患者常致急性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引起意识障碍、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早期适宜的康复评估和治疗可有效减轻原发损伤、减少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改善预后。早期康复的重点是意识障碍和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治疗。

    儿童脊柱侧凸术后康复
    杜 青a,b
    2018, 33(8): 595-598.  DOI: 10.19538/j.ek2018080610
    摘要 ( )  

    脊柱侧凸矫治手术是儿童矫形外科的难点,术中易发生神经损伤、术后躯干失平衡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术后及时、合理地康复治疗对患者功能恢复意义重大。该文介绍和总结近年来脊柱侧凸矫治术后康复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此类患者康复计划的合理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儿童多发伤的康复
    胡继红,郭春光
    2018, 33(8): 598-601.  DOI: 10.19538/j.ek2018080611
    摘要 ( )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儿童严重创伤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多发伤的治疗往往是多学科的合作,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在多发伤的处置过程中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和缩短病程。儿童多发伤后的康复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功能障碍水平,康复介入时机的选择和康复介入的方法则是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共同面临的难题。

    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营养支持治疗
    刘 芸,周 琳
    2018, 33(8): 602-605.  DOI: 10.19538/j.ek2018080612
    摘要 (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由于MODS的代谢特点:一方面是机体处在代谢紊乱及营养素利用障碍状态,急需给予补充营养物质;另一方面由于器官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及排出代谢产物,因此,在救治MODS患者过程中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了解MODS患儿的代谢特点,运用营养筛查工具、评估营养状况,根据实测能量消耗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对救治MODS患儿有重要意义。

    论著
    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长期治疗对中国轻中度哮喘儿童身高的影响
    2018, 33(8): 606-617.  DOI: 10.19538/j.ek2018080613
    摘要 ( )  

    目的 调查长期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治疗对中国轻中度哮喘儿童身高的影响。 方法 该项目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成员单位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共有966例年龄3.0~9.5岁的儿童纳入统计学分析,包括ICS长期治疗组173例,即曾经接受低剂量ICS治疗至少1年,并已停用ICS治疗至少6个月的轻中度哮喘儿童;非ICS长期治疗组415例,即无ICS治疗史或曾经接受任何剂量ICS治疗不超过2个月/年的轻中度哮喘儿童;以及健康对照组378例。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身高标准差值(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DS)和生长速率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ICS长期治疗组在不同观察时间点身高指标的差异。结果 ICS长期治疗组、非ICS长期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入组时身高SDS和体重SDS、入组1年前身高SDS和体重SDS、生长速率以及体重增长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ICS长期治疗组在初次诊断哮喘时测定的身高SDS平均值为-0.23±1.71;入组1年前的身高SDS值为-0.20±2.91;停用ICS治疗时的身高SDS值为-0.62±2.75;入组时测得身高SDS值为0.15±1.39;其中入组时的身高SDS较停用ICS治疗时显著增加(P=0.026)。ICS治疗总疗程≥5年者入组时测得的身高SDS平均值为-0.95±1.41,显著低于疗程≥1且<3年者(0.17±1.40,P=0.020)和≥3且<5年者(0.32±1.27,P=0.013)。结论 低剂量ICS长期治疗(<5年)对轻中度哮喘患儿的身高无显著性影响。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
    崔 烺,袁 越,林 利,高 路,于 霞,王 勤
    2018, 33(8): 618-621.  DOI: 10.19538/j.ek2018080614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与常规标测相比,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射频消融术并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100例患儿,50例为研究组(应用EnSite Velocity™ 三维标测系统完成零透视消融),50例为对照组(X线透视消融)。比较两组间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X线辐射剂量及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辐射剂量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75.68±18.02 mGy)(P<0.001)。结论 与常规标测相比,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采用EnSite Velocity™标测系统指导完成零透视射频导管消融具有相近的成功率并安全可行。

    儿童急性中毒临床分析(附521例报告)
    张含花,方 莹,任晓侠,杨洪彬,韩亚楠,葛库库,李 虹,高天娇
    2018, 33(8): 622-625.  DOI: 10.19538/j.ek2018080615
    摘要 ( )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以期寻求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消化科收治的因急性中毒住院的5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21例患儿中男性291例(55.9%),女性230例(44.1%);幼儿期257例(49.3%),学龄前期147例(28.2%);中毒地点在家中为508例(97.5%),农村431例(82.7%);中毒时间在夏季187例(35.9%);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中毒为492例(94.4%);及时治疗后,儿童急性中毒多数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急性中毒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多发生在农村,夏季高发,以消化道中毒为主。

    左卡尼汀用于使用丙戊酸的癫痫儿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黄宗瑶a,b,罗 蓉b,c,张 川a,b,蒋璐灿a,b,黄 亮a,b,张伶俐a,b
    2018, 33(8): 626-632.  DOI: 10.19538/j.ek2018080616
    摘要 ( )  

    目的 评价左卡尼汀用于使用丙戊酸的癫痫儿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查找使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的癫痫儿童使用左卡尼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3月。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队列研究1项、前-后对照研究4项、病例报告6项,共206例患者。纳入研究质量均为偏倚高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1)左卡尼汀用于VPA过量中毒的癫痫患儿可降低体内丙氨酸转氨酶(ALT)浓度[MD=-63.97,95%CI(-64.98,-62.96),P<0.00001]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MD=-55.14,95%CI(-56.52,-53.76),P<0.00001];(2)左卡尼汀用于有VPA肝毒性高危因素的癫痫患儿,可降低体内ALT浓度[MD=-12.53,95%CI(-15.32,-9.75),P<0.00001]和AST浓度[MD=-19.45,95%CI(-36.50,-2.40),P=0.03]。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左卡尼汀用于使用丙戊酸的癫痫儿童可改善ALT、 AST等肝功能指标,可提高体内左卡尼汀浓度、降低血氨浓度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基因诊断儿童Alport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赵颖玲,于 力,张 瑶,郝志宏,于生友,翁志媛
    2018, 33(8): 633-637.  DOI: 10.19538/j.ek2018080617
    摘要 ( )  

    目的 探讨儿童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的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0例基因突变患儿的资料。采集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品,应用基因测序外显子序列捕获技术,寻找样品中是否存在Ⅳ型胶原α3链(COL4A3)、α4链(COL4A4)或α5链(COL4A5)三个突变基因,并对直系亲属行基因验证。结果 经过基因检测确诊Alport综合征(AS)30例,18例(60.00%)进行肾活检,光镜检查结果呈多样化,5例(16.67%)电镜检查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GBM)弥漫性变薄、增厚和撕裂分层; 4例(13.33%)电镜表现为薄基底膜病(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TBMN)改变;免疫荧光检查3例(10.00%)肾组织Ⅳ型胶原α3、α5链阴性。22例患儿基因诊断X连锁显性遗传Alport syndrome (X-linked Alport syndrome,XL-AS),发现8个COL4A5新突变位点。8例患儿基因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Alport Syndrome,AR-AS),发现3个COL4A4新突变位点。结论 儿童Alport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肾组织病理类型各异,难以早期诊断。基因检测有助于AS的早期诊断,判断患儿的预后,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短篇论著
    新生儿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临床分析
    国 琴,徐 浩,张冬姣
    2018, 33(8): 638-641.  DOI: 10.19538/j.ek2018080618
    摘要 ( )  

    目的 分析新生儿与孕妇妊娠晚期维生素A(VA)水平是否具有相关性,对比不同喂养方式的新生儿VA水平状况,探讨边缘型VA缺乏(MVAD)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均接受静脉采血行VA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与新生儿病例各357例,其中MVAD的新生儿251例,VA水平正常的新生儿106例,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下MVAD的发病率,随访观察不同喂养方式下MVAD的有效率。结果 (1)妊娠晚期孕妇与新生儿的VA水平具有相关性(r=0.307,P<0.01);(2)MVAD新生儿生后1.5个月母乳喂养组中母子同服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人工喂养组为83.33%,单一新生儿给药者为66.67%。(3)血清VA水平正常的新生儿(未干预)生后1.5个月母乳喂养新生儿MVAD发病率为67.34%; 人工喂养为33.33%, 混合喂养为36.36%, 母乳喂养的发病率高于人工喂养,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给予VA口服干预治疗, 生后4.5个月总体MVAD发病率明显下降(χ2=9.353,P<0.002)。 结论 新生儿MVAD与妊娠晚期孕妇VA水平密切相关,VA的检测应作为孕妇和新生儿的常规检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MVAD的发病率较高,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尽早给予VA口服可提高MVAD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发病率。

    综述
    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受限高发生率相关的营养问题分析
    胡芳文综述,汤庆娅审校
    2018, 33(8): 642-647.  DOI: 10.19538/j.ek2018080619
    摘要 ( )  
    癫痫儿童执行功能研究进展
    张含滋,程大志,陈 倩
    2018, 33(8): 648-651.  DOI: 10.19538/j.ek2018080620
    摘要 ( )  
    病例报告
    儿童艰难梭菌肠炎1例报告
    杨洪彬,方 莹,任晓侠,韩亚楠
    2018, 33(8): 652-653.  DOI: 10.19538/j.ek2018080621
    摘要 ( )  
    儿童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T细胞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幸黔鲁,田茂强,彭龙英,柏永华,陈 艳
    2018, 33(8): 654-656.  DOI: 10.19538/j.ek2018080622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