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急性感染,可无症状或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但是在免疫力低下的患儿,EB病毒(EBV)感染后可出现慢性或复发性IM样症状,伴随EBV抗体的异常改变,称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CAEBV于20世纪80年代由Tobi等首次报道,与多种恶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Burkitt’s淋巴瘤、鼻咽癌以及霍奇金淋巴瘤等;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最近的研究发现EBV感染CD4+T细胞和(或)NK细胞并造成其克隆增殖为其发病的关键。
目前CAEBV可分为两大类[1]:一类为慢性EBV感染(chronic EBV infection,CEBV),即由EBV引起的具有持续性或复发性IM样的临床表现,但不伴有异常升高的与EBV复制抗原相关的抗体滴度,预后良好;另一类为严重CAEBV(severe CAEBV,SCAEBV),具有更严重的多系统并发症和血液学的异常表现,以及异常升高的EBV相关抗原的抗体滴度,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