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特稿
    人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朱启容
    2009, 24(02): 81-83 . 
    摘要 ( )  
    专题笔谈
    儿童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诊治进展
    易著文,何小解
    2009, 24(02): 84-87 . 
    摘要 ( )  
    感染所致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周建华
    2009, 24(02): 88-91 . 
    摘要 ( )  
    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
    姜红,安东
    2009, 24(02): 91-95 . 
    摘要 ( )  
    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肾炎
    姚勇
    2009, 24(02): 95-97 . 
    摘要 ( )  
    遗传性肾小管疾病
    陈大坤,李建国
    2009, 24(02): 98-101 . 
    摘要 ( )  
    专家经验谈
    过敏性紫癜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
    杨华彬,易著文
    2009, 24(02): 102-105 . 
    摘要 ( )  
    工作综述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系列研究
    刘大波,仇书要
    2009, 24(02): 106-108 . 
    摘要 ( )  
    论著
    组织同步化成像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左心室同步性的研究
    李磊,钟家蓉,白永虹,计晓娟,汪娅
    2009, 24(02): 109-111 . 
    摘要 ( )  
    探讨组织同步化成像(TSI)评价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左心室心肌收缩和舒张运动的同步性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住EFE患儿16例,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采用TSI测量左心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收缩达峰时间(TS),舒张早期达峰时间(TE)。计算12节段TS和TE的标准差(TS-SD和TE-SD),评价左心室收缩舒张同步性。对照组为同期整形外科和骨外科住院患儿20例。结果 (1)EFE组治疗前TS-SD高于对照组及EFE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EFE组TE-S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T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EFE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好转。结论 EFE患儿左心室存在以收缩不同步为主的失同步化运动,TSI检测可无创、快速定量评价左心室同步性。
    小儿慢性腹泻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
    徐樨巍,王国丽,邱晓红,王大勇,沈惠青,高萍芝,王惠玲,张晶
    2009, 24(02): 112-115 . 
    摘要 ( )  
    探讨小儿慢性腹泻(CDD)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发病情况、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79例CD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CDD的发病率为4. 8%,1岁以内CDD患儿为50. 3%,< 3岁者占62. 6%。常见合并症有贫血(46. 4%)、营养不良(45. 3%)、生长发育障碍(24. 0%)、低蛋白血症(36. 3%)等。明确病因者154例,确诊率87.7%。CDD前3位病因为炎性肠病(IBD)(35. 2%)、感染因素(17. 3%)及免疫缺陷病(15. 6%),未确定病因(含难治性腹泻7例)占12. 3%。结论 小儿CDD以婴幼儿尤其是婴儿多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合并症;CDD病因众多,以非感染性因素多见,IBD是小儿CDD的最重要病因。
    儿童单纯性肥胖与纤维蛋白原及其Bβ-148C/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高捷,张强,赵凤珍,张俊玲,李宏芬
    2009, 24(02): 116-118 . 
    摘要 ( )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与纤维蛋白原(Fg)及其Bβ-148C/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各106例,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测定Fg水平和分子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酶切方法对Fg Bβ-148C/T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Fg水平及分子功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 , 儿童单纯性肥胖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 0.05) ,而且儿童单纯性肥胖组CT与TT基因型个体的血浆Fg水平及Fg单体聚合速度(FMPV)明显高于CC基因型组(P < 0.05)。结论 儿童肥胖能引起血浆Fg水平增高,分子功能增强,FgBβ-148C/T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Fg水平及单体聚合速率可能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累效基因。
    心血管造影对先天性心脏病分层诊断的价值分析
    江荣,赵胜,汪泽龙,汪俭,余东
    2009, 24(02): 122-125 . 
    摘要 ( )  
    分析心血管造影(ACG)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分层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经临床、X线胸片、心电图(EKG)、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证实的各种CHD 患儿34例,对比分析其ACG及ECHO检查结果。结果 经手术证实的21例患儿中,ECHO及ACG与手术证实的完全符合率分别为71.43% ( 15/21 )和100%(21/21),经χ2检验,P <0.01。 结论 ACG能满足不同类型CHD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且明显优于ECHO,具有不可替代的分层诊断的临床价值。
    运动、饮食、教育联合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李温慈,张宇,邵山鹰,潘天虹,黄晓程
    2009, 24(02): 126-128 . 
    摘要 ( )  
    探讨运动、饮食、教育联合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饮食控制治疗前后和5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再制定有计划运动及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治疗前后肾功能进行测定,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单纯治疗组、联合干预组尿白蛋白Alb、IgG、TR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纯治疗组治疗前与联合干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Alb、IgG、TR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Alb、IgG、TR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治疗组治疗后、联合干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干预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饮食及健康教育联合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肾功能改善效果较好,对患儿以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状况调查研究
    胡劲涛,谢宗德,陈平洋
    2009, 24(02): 129-131 . 
    摘要 ( )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情况,探讨与早产儿EUGR有关的因素,为早产儿制定更为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NICU中住院的9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体重的监测,并将其与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百分位数标准进行比较;统计早产儿住院期间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探讨与EUGR有关的高危因素。结果 94例早产儿中,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占35.1%,出院时存在EUGR的占72.3%,EUG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UGR。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EUGR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消化道出血、感染及是否应用肠外营养。结论 NICU中早产儿EUGR的发生率很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防治早产儿常见合并症并积极应用肠外营养,有助于减少EUGR的发生。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35例临床分析
    战玉助,蒋利萍,周玉,谢娜,杨锡强
    2009, 24(02): 132-134 . 
    摘要 ( )  
    分析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临床发病及诊断情况,增强儿科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3年5月至2007年12月诊断的135例PI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时症状体征、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免疫学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 135例患儿中以抗体缺陷最多,占34.8%,吞噬细胞缺陷占18.5%,其他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占14.8%,联合免疫缺陷占11.9%,免疫失调性疾病占5.9%,补体缺陷占0.7%,其他PID占13.3%。男女比例为110∶25,临床诊断与基因诊断比例为98∶37。1993—1996年诊断9例,1997—2000年诊断23例,2001—2003年诊断31例,2004—2007年诊断72例,诊断病例数逐年增加。其中2001—2003年基因诊断7例,2004—2007年基因诊断30例。结论 PID为一组主要见于婴幼儿的遗传病,是引起儿童反复、严重、致残、致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诊断的PID病例数逐年增加,基因分析是确诊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文献研究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临床证据
    余章斌,韩树萍,郭锡熔
    2009, 24(02): 135-140 . 
    摘要 ( )  
    短篇报道
    父子同患结节性硬化症
    阎志新,赵玉岐
    2009, 24(02): 140-140 . 
    摘要 ( )  
    短篇论著
    小儿心房扑动25例转复治疗临床分析
    唐浩勋,袁越
    2009, 24(02): 141-142 . 
    摘要 ( )  
    总结心房扑动患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心房扑动患儿25例,首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患儿予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同步直流电击复律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10例患儿自动出院,余15例患儿中8例药物转复(53.3%);经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治疗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各2例,均转复1例;射频消融2例成功。结论 小儿心房扑动临床症状不典型;药物治疗转复率较成人高;经经食道心房超速起搏治疗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可快速恢复窦律,但影响因素较多;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心房扑动需积累经验。
    儿童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临床分析
    王萍,张志泉,肖燕,金润铭
    2009, 24(02): 143-144 . 
    摘要 ( )  
    综述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肾脏疾病
    丁文捷综述,孙书珍审校
    2009, 24(02): 145-147 . 
    摘要 ( )  
    Diamond-Blackfan 贫血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郑杰综述,吴润晖审校
    2009, 24(02): 148-150 . 
    摘要 ( )  
    临床经验
    来氟米特联合环磷酰胺和激素治疗儿童狼疮性肾炎2例报告
    闵月,封其华,李晓忠
    2009, 24(02): 151-152 . 
    摘要 ( )  
    静脉留置针硬脑膜下穿刺引流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脑膜下积液22例体会
    温旭新,蔡光华
    2009, 24(02): 153-153 . 
    摘要 ( )  
    病例报告
    新生儿戊二酸血症Ⅱ型1例
    袁慎霞,赵玉忠
    2009, 24(02): 154-154 . 
    摘要 ( )  
    短篇论著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病或结缔组织病患儿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原因分析
    殷蕾,周纬,金燕,杨燕
    2009, 24(02): 155-155 . 
    摘要 ( )  
    短篇报道
    他克莫司致贫血1例
    王敏华
    2009, 24(02): 156-156 . 
    摘要 ( )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儿童慢性肾脏病研究现状
    杜悦,吴玉斌
    2009, 24(02): 157-160 . 
    摘要 ( )  
    临床经验
    幼年性透明蛋白纤维瘤病1例报道
    赵力立,吴惧
    2009, 24(02): 160-160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