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12, Vol. 27 ›› Issue (10): 735-737.

• 专题笔谈 • 上一篇    下一篇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化系统损伤

毛建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第十五届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杭州 310031
  • 出版日期:2012-10-06 发布日期:2012-09-24

  • Online:2012-10-06 Published:2012-09-24

摘要:

未成年起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占总病例数15%~20%[1]。与成人相比,儿童期SLE器官受累早,病情进展迅速且症状往往比较严重。SLE消化系统受累比较常见,发生率约为50%[2]。虽然消化系统损伤发生率高,但症状往往不具特异性,因此早期认识具有重要意义。1895年首次报道SLE消化系统表现(gastro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GI),并强调GI表现可能会掩盖疾病其他方面和模仿任何类型腹部表现[3]。SLE消化系统症状可累及食管、胃肠、肝胰等多个器官,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其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在50%以上[2];急性腹痛发生率为8%~40%[4];引起急性腹痛的最常见情况包括肠系膜血管炎、肝胆病变、胰腺炎、胃肠炎和阑尾炎等,儿童患者则以肠系膜血管炎常见。这些症状可能是SLE本身所致,也可能由于药物损伤、应激或继发感染所致,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合并病情所致。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化系统损伤, 儿童

Key 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gastro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