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12, Vol. 27 ›› Issue (08): 581-583.

• 专题笔谈 • 上一篇    下一篇

儿童排便异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雪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病毒室主任。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杂志》主编。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沈阳    110032
  • 出版日期:2012-08-06 发布日期:2012-08-27

  • Online:2012-08-06 Published:2012-08-27

摘要:

排便是人体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生理反射活动,健康婴儿和儿童的排便次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生后第1周的新生儿平均排便次数通常为每天4次以上,而到4岁时减至每天1 ~ 2次。正常的排便功能早在《儒门事亲》中有记载,云:“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儿童排便异常如腹泻、便秘,均是由于饮食不当、食物成分不均衡、肠道本身疾病及肠道外感染等导致排便次数、粪质异常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排便有关的疾病占小儿消化门诊患者数的25%左右。腹泻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腹泻病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腹泻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部感染性腹泻中病毒性腹泻占较高比例。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所有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中,病毒性腹泻约占50%,已证明与急性腹泻相关的病毒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等[1]。小儿功能性便秘(指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便秘)的发生率为0.3% ~ 8%,占儿科门诊患者的3% ~ 5%;其中28% ~ 50%便秘儿童有家族史,发病年龄高峰为2 ~ 4岁(相当于排便训练的年龄)[2]。中医学对小儿腹泻、便秘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传统的经验和独特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辨证施治、小儿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灌肠法、敷脐疗法等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腹泻, 便秘, 儿童, 中医药疗法

Key words: diarrhea, children, constipation, TCM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