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韦丙奇,邹长虹,张健. 重视心源性休克[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 40(12): 969-973. |
[2] |
柳景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 39(9): 786-788. |
[3] |
秦含玉,杜 斌. 如何理解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障碍[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38(11): 989-992. |
[4] |
刘大为. 重症医学:基础到临床的艰难历程——从Sepsis 3.0说起[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38(11): 981-983. |
[5] |
晁彦公,田漫漫. 超声引导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38(1): 31-34. |
[6] |
晁彦公. 重症患者常用超声检查快速流程介绍及评价[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 37(8): 701-704. |
[7] |
张丽娜,艾宇航. 超声与颅内压监测和脑血流动力学评估[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 37(8): 686-689. |
[8] |
丁 欣1,张宏民1,晁彦公2,王小亭1,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 重症超声:评估血流-心脏的利器[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 37(8): 677-681. |
[9] |
丁 欣,王小亭,张宏民,晁彦公,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 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解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 37(5): 434-436. |
[10] |
张向阳,陈旭岩. 《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 36(8): 668-670. |
[11] |
黄 伟. 《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解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 36(11): 959-962. |
[12] |
刘畅,李建国. 感染性休克液体管理策略[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35(11): 904-906. |
[13] |
胡才宝,严静. 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选择策略[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35(11): 900-903. |
[14] |
王瑶,于凯江.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晶胶体选择——对大型试验研究结果的思考[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35(11): 891-893. |
[15] |
黄伟,万献尧. 2013版严重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处理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11): 866-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