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经纯钛超声工作尖与传统不锈钢超声工作尖刮治后的钛表面形态变化及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对不同钛片表面的黏附强度。方法 将60个实验所用钛片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Ti10组:用纯钛超声工作尖刮治钛片表面10 s;Ti30组:用纯钛超声工作尖刮治钛片表面30 s;Cv10组:用传统超声工作尖刮治钛片表面10 s;Cv30组:用传统超声工作尖刮治钛片表面30 s;C组:钛片表面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刮治后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各组钛片表面的形态变化,再用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测量钛片表面粗糙度;将hPDLCs与处理后的各组钛片共同培养12 h后,利用CCK-8法检测处理后钛片有无细胞毒性及hPDLCs的黏附强度。结果 SEM和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显示,经过表面处理后,Ti10组钛片表面粗糙度明显小于Cv10组(P < 0.05),但增加处理时间至30 s后各组之间的粗糙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处理后的钛片无细胞毒性。处理后钛片的细胞黏附实验表明,hPDLCs对两种材料工作尖处理后的钛表面的黏附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纯钛超声工作尖相比传统超声工作尖,在刮治过程中对钛表面的保护具有一定优势,但对刮治后的细胞黏附的促进,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