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 2022, Vol. 37 ›› Issue (6): 401-414.DOI: 10.19538/j.ek2022060601

    Next Articles

Management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children in China:A guideline for the patient and public(2022) 

  

  • Online:2022-06-06 Published:2022-08-04

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患者与公众版,2022)

  

  1. 首席专家:方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专家);陈耀龙(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方法学专家);刘兴荣(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方法学专家)
    专家委员会:李兆申(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令狐恩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金震东(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周平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郭学刚(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和水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任晓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李小芹(河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吴捷(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李在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刘海峰(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王宝西(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舒赛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感染消化科);游洁玉(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孙思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毛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何平(广东鹏浩律师事务所);崔玉涛(北京崔玉涛诊所有限公司;北京崔玉涛诊所),张少白(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周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秘书组:王风范(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刘欢宇(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梅天璐(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皮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消化科);王跃生(河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王雷(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张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徐晓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贾文元(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
    证据评价组:刘辉(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旭萍(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俊贤(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玲(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娟娟(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子君(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赵思雅(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平(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苏仁凤(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欣然(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患者与公众组:患者代表祝广静(四川成都);郭迦南(山西运城);叶剑峰(宁夏固原);杨瑞娜(河北邯郸);王凯强(陕西西安);侯新峰(陕西铜川);杨雄弟(陕西西安);折耀军(陕西榆林);何文婷(吉林长春);王凌子(陕西西安)。 公众代表蔡新(西安铁一中分校);王卓(西北大学幼儿园);赖惠(品格富力幼儿园),杨跃(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武华萍(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刘璠(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牛仙玲(西北工业大学医院);秦鹏哲(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李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共识组(按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序):曹永科(南京医科大学);陈洁(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陈競芳(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消化科);陈冉(北京华通国康公益基金会);陈志军(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代红玉(中国青年网);邓朝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消化科);范三丽(山西省儿童医院消化科);李妍[动念(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马可为(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梅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缪怡(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秦四梅(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邱琳(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唐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滕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汪志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消化科);王春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王雯(解放军第900医院消化内科);王朝霞(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科);王丽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消化科);吴洋意(《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部);伍海锐(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夏红(邢台市人民医院儿科);肖菊(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谢晓丽(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消化科);徐晓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消化感染科);姚晓莹(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叶红(福建省儿童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消化科);张含花(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赵煜(天津市儿童医院消化科)
    外审组:冀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金玉(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徐樨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吴开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内科)
  • 通讯作者: 李兆申,电子信箱:zhsl@vip.163.com;令狐恩强,电子信箱:linghuenqiang@vip.sina.com;周平红,电子信箱:zhou.pinghong@zs-hospital.sh.cn;方莹,电子信箱:970910576@qq.com
  • 基金资助:
    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FTSCR-2021-04);甘肃省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2021CXZX-157)

Abstract: Foreign bodie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children are emergencies,and prevention and timely management are essential. In order to help parents of children,caregivers and the public to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foreign bodies in digestive tract and disseminate knowledge on th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digestive tract,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children in China:A guideline for the patients and public (2022),which is appropriate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was develope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parents of children and representatives of public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selection of clinical questions from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and public,systematic search of evidence and Delphi investigations,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porting guidelines of patient and public guidelines.

Key words: foreign bodies, child, digestive tract, guideline, patient and public version

摘要: 儿童误吞异物作为一种突发事件,预防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为帮助患儿家长、看护者以及公众提高对消化道异物的认知水平,传播消化道异物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在多学科专家、患儿家长和公众代表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收集和遴选患儿家长与公众关注的临床问题、系统检索证据和德尔菲调研,并参照患者与公众指南的报告规范,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儿童消化道异物管理指南(患者与公众版,2022)》。

关键词: 异物, 儿童, 消化道, 指南, 患者与公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