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评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外科诊治回顾与进展
    朱预
    2008, 28(03): 161-162. 
    摘要 ( )   PDF(1614KB) ( )  
    病案报告
    非外伤性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部坏死1例
    刘显屹1,陈兵1,刘金钢2
    2008, 28(03): 162-162. 
    摘要 ( )   PDF(790KB) ( )  
    述评
    从外科角度谈甲状旁腺疾病治疗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王深明,朱易凡
    2008, 28(03): 163-164. 
    摘要 ( )   PDF(1862KB) ( )  
    专家论坛
    腹部外科疾病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
    吴志勇,罗蒙
    2008, 28(03): 165-167. 
    摘要 ( )   PDF(2723KB) ( )  
    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及材料选择
    陈双
    2008, 28(03): 168-169. 
    摘要 ( )   PDF(1749KB) ( )  
    专题笔谈
    甲状旁腺疾病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及评价
    张浩
    2008, 28(03): 170-172. 
    摘要 ( )   PDF(2547KB) (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处理
    李晓曦
    2008, 28(03): 173-174. 
    摘要 ( )   PDF(1737KB) (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内科治疗
    陈璐璐
    2008, 28(03): 174-177. 
    摘要 ( )   PDF(3627KB) (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吴毅
    2008, 28(03): 177-178. 
    摘要 ( )   PDF(1655KB) ( )  
    甲状旁腺术中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黄韬
    2008, 28(03): 179-180. 
    摘要 ( )   PDF(1748KB) (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田文,杨鹤鸣
    2008, 28(03): 180-182. 
    摘要 ( )   PDF(2683KB) (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诊断与治疗
    徐少明
    2008, 28(03): 182-184. 
    摘要 ( )   PDF(2651KB) (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治疗
    施俊义
    2008, 28(03): 185-186. 
    摘要 ( )   PDF(1821KB) ( )  
    论著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8例诊治分析
    李昱骥1,周建平1,孔凡民1,张浩1,董明1,董齐2,田雨霖1
    2008, 28(03): 187-188. 
    摘要 ( )   PDF(1663KB) ( )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1991-2005年经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经验。结果:37例行超声检查的阳性准确率为81.1%(30/37)。35例行ECT检查的阳性准确率为91.4%(32/35)。38例甲状旁腺腺瘤均行单侧探查;6例甲状旁腺增生中4例行单侧探查,2例行双侧探查;3例甲状旁腺癌均参照甲状腺癌行根治性切除和颈部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1例甲状旁腺腺瘤恶变行患侧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全切除。手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应用钙剂后症状缓解。结论:超声和ECT检查可做为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首选定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主要依据血钙和血甲状旁腺素的同步升高,一旦明确诊断即应手术治疗。定位明确的甲状旁腺腺瘤可行单侧探查。

    甲状旁腺素测定用于预测甲状腺手术后低钙血症的价值分析
    胡晓磊1,陈力平2,巢琳2,杜旭东2,梁正2,周云海2,郑南翔2
    2008, 28(03): 189-191. 
    摘要 ( )   PDF(2282KB) ( )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病人甲状旁腺素(PTH)测定与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总结术后低钙血症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92例甲状腺病人分别于术前、术中切除标本后10min、术后第1、2天测血清PTH值,术前、术后第1、2、3天动态监测血清钙离子变化。结果: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86例,术中切除标本10min后PTH≤15ng/L(14.19%)及术后第1天≤10ng/L(8.28%)者低钙血症发生率与>15ng/L(0.34%)、>10ng/L(6.25%)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切除后10 min PTH下降>75%做为预测术后低钙血症的指标,其敏感性、特异度分别为100%、94.51%。结论:术中切除标本后10min PTH下降>75%时可做为预测术后低钙血症的指标;甲状腺手术后3d内血钙变化最显著;一侧甲状腺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及切除范围更大的病人,应常规行术中PTH测定,并据情况适当补充钙剂,可以防止低钙症状的发生。

    甲状腺乳头状癌136例临床分析
    饶南燕a,谢敏a,胡小云a,李里香b,曹家庆a,涂群飞a,张文昌b
    2008, 28(03): 192-193. 
    摘要 ( )   PDF(1688KB) (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8.2%(111/113),显著高于术前B超、CT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上述三者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25.8%(16/62)、80.0%(24/30)和78.1%(25/32)。术后低钙血症、喉返神经麻痹及乳糜漏的发生率分别为8.8%(12/136)、2.2%(3/136)和1.5%(2/136)。结论:术中冰冻快速切片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靠依据;胸导管漏口-大隐静脉-颈内静脉搭桥吻合术是治疗高流量乳糜漏的好方法。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9例诊治分析
    张建伟,白晓枫,王成锋,刘骞,汪毅,赵平
    2008, 28(03): 194-196. 
    摘要 ( )   PDF(2448KB) (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腹部外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2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28例获得手术切除,术式包括Whipple术、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胰腺区段切除和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出现胰漏4例,消化道出血1例,经治疗后恢复出院,1例未能切除者行化疗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7年,除未能切除的1例术后14个月死亡外,其他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SPT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是最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在术前作出准确诊断。SPT的恶性程度较低,以手术切除为主,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

    腹腔镜迷你胃旁路术治疗单纯性肥胖并2型糖尿病
    蔡景理,郑成竹,陈丹磊,李心翔,李磊,吴金声,胡旭光,李际辉,印慨,柯重伟
    2008, 28(03): 197-199. 
    摘要 ( )   PDF(2400KB) ( )  

    目的:报告成功实施腹腔镜迷你胃旁路术治疗单纯性肥胖并2型糖尿病病人1例。方法: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微创外科于2007年11月对1例伴有2型糖尿病的单纯性肥胖症病人行腹腔镜迷你胃旁路术。结果:病人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35min,术中出血20mL。术后30d内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0d,体重下降15kg,体重指数(BMI)减少4.9。术后第8天停用一切降糖药物,各项糖尿病检查指标均正常。结论:腹腔镜迷你胃旁路术是相对安全、简单的术式,近期减重效果良好,对2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原位肝移植胆道重建手术技巧
    马毅,何晓顺,朱晓峰,王国栋,王东平,鞠卫强,巫林伟,胡安斌,邰强
    2008, 28(03): 200-202. 
    摘要 ( )   PDF(2561KB) ( )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胆道重建的外科技巧和影响胆道重建效果的因素。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4-2005年施行368例同种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8例肝移植病人中36例(9.8%)发生与胆道相关的并发症。23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愈;13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中7例接受再次肝脏移植。5例因胆道并发症导致死亡,死亡原因为严重胆道感染和腹腔感染,病死率为13.9%。结论:保证供、受体胆管断端良好血液供应,正确选择胆道重建方式,精细的显微外科胆管吻合技术和确保胆管通畅性等,是提高胆道重建质量、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教训分析
    股疝误诊7例分析
    王敦京
    2008, 28(03): 202-202. 
    摘要 ( )   PDF(830KB) ( )  
    论著
    新型超声刀用于胃癌根治术的评价
    陆维祺,赵纲,陆巍,秦新裕
    2008, 28(03): 203-205. 
    摘要 ( )   PDF(2476KB) ( )  

    目的:探讨在胃癌根治术中使用新型超声刀(枪、剪式手控弯头超声刀)清扫淋巴结的技术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在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期间完成的胃癌根治术49例病人(其中使用超声刀26例,常规手术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淋巴结清扫所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使用新型超声刀进行胃癌淋巴结清扫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d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淋巴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根治术中用新型超声刀进行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且更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用于阑尾切除术临床评价
    吕会增1,陈图锋1,徐明2,魏波1,郭卫平1,郑宗珩1,罗一民2,卫洪波1
    2008, 28(03): 206-208. 
    摘要 ( )   PDF(2341KB) ( )  

    目的:评价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724例右下腹切口阑尾切除术,随机采用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或常规麦氏(或横)切口分层缝合方法,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单层缝合组)行化脓性、坏疽性阑尾切除者,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常规分层缝合法者(分层缝合组)(P<0.0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切除病人中,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与常规分层缝合法比较,临床效果无优越性(P>0.05),疼痛程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右下腹横切口腹膜外单层缝合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应做为化脓性和坏疽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标准方法。右下腹切口的分层缝合法应做为单纯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主动脉夹层80例临床分析
    周敏,刘长建,乔彤,刘晨,黄佃,王炜,冉峰,张明
    2008, 28(03): 209-210. 
    摘要 ( )   PDF(1635KB) (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搜集1999年8月至2006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80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23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中死亡3例(13.0%),均死于术后并发症;52例行覆膜支架人工血管腔内隔绝术,死亡1例(1.9%),因术后夹层破裂;术前死亡3例(3.8%);放弃治疗2例。结论:对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早期诊断并积极恰当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免疫功能的探讨
    陆云飞,张小彬
    2008, 28(03): 211-212. 
    摘要 ( )   PDF(1646KB) ( )  

    目的: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发生癌转移和未发生癌转移时的免疫功能。方法: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乳腺癌病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与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中免疫细胞CD3+T、CD4+T、CD8+T、CD16+NK、CD19+B的比例,并相互比较。结果:淋巴结未发生癌转移时,SLN与NSLN的免疫细胞CD3+T、CD4+T、CD8+T、CD16+NK、CD19+B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当SLN与NSLN发生癌转移后,它们的免疫细胞的比例也无差异。但SLN发生癌转移与未发生癌转移时相比,其CD4+T、CD8+T、CD16+NK的比例发生显著改变(P<0.05),CD3+T、CD19+B的比例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腋窝淋巴结未发生癌转移时,它仍有正常的免疫功能。当腋窝淋巴结发生癌转移后,它的免疫微环境发生了改变,免疫功能呈现一种抑制状态。

    临床研究生园地
    HLA-E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
    张彤1,方天翎2,李华1,聂常富1,蔡常洁1,许赤1,汪根树1,李玺1,易慧敏1,姜楠1,陈规划1
    2008, 28(03): 213-215. 
    摘要 ( )   PDF(2175KB) ( )  

    目的:构建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慢病毒载体,探讨慢病毒介导HLA-E基因在肿瘤免疫中的意义。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应用pGC-E1-GFP-HLA-E慢病毒载体转导肝癌HepG2细胞,检测慢病毒载体的转导效率、细胞内HLA-E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pGC-E1-GFP-HLA-E慢病毒载体转导肝癌HepG2细胞72h的转导效率为(95.0±1.3)%;通过RTPCR检测24h后细胞内HLAE mRNA水平是肝癌HepG2细胞的(8.73±1.05)倍,72h后为(293.48±42.0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转导HLAE后细胞内的蛋白水平明显增强。结论:慢病毒载体系统能够使转导的基因在靶细胞中得到稳定表达,是基因治疗中的理想载体。

    短篇论著
    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诊治中的应用(附36例报告)
    涂巍,赵曼,于作夫,曲文志,潘金娣,胡松,宋翔
    2008, 28(03): 216-217. 
    摘要 ( )   PDF(1594KB)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结石嵌顿34例分析
    周义生1,蔡秀军2,王先法2,施建萍1,丁焱1,沈建庆1,章琦1
    2008, 28(03): 218-218. 
    摘要 ( )   PDF(788KB) ( )  
    X线下置管引流治疗腹部器官和腹腔严重感染72例分析
    苏洪英,梁松年,冯博,邵海波,吴瑕,徐克
    2008, 28(03): 219-219. 
    摘要 ( )   PDF(761KB) ( )  
    急性肠梗阻死亡原因探讨及其防治
    陈学云,颜荣林,蔡清萍,李晓凯
    2008, 28(03): 220-220. 
    摘要 ( )   PDF(797KB) ( )  
    讲座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田雨霖
    2008, 28(03): 221-223. 
    摘要 ( )   PDF(2709KB) ( )  
    甲状旁腺增生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陈曦
    2008, 28(03): 224-226. 
    摘要 ( )   PDF(2606KB) ( )  
    文献综述
    甲状旁腺移植现状及趋势
    曹利平,汪亮
    2008, 28(03): 227-229. 
    摘要 ( )   PDF(2481KB) ( )  
    术式讨论
    内镜甲状旁腺手术
    仇明,姜志国
    2008, 28(03): 230-231. 
    摘要 ( )   PDF(1706KB) ( )  
    病例讨论
    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后双下肢乏力伴口干多饮症状逐渐加重
    石岚,刘春萍,宋海平,李治,何文山,黄韬
    2008, 28(03): 232-233. 
    摘要 ( )   PDF(1686KB) ( )  
    保乳术后乳腺红肿疼痛皮温增高
    叶京明,段学宁,刘荫华
    2008, 28(03): 234-236. 
    摘要 ( )   PDF(2367KB) ( )  
    病案报告
    血管活性肠肽瘤1例
    罗国培,金忱,傅德良,狄扬,龙江,倪泉兴
    2008, 28(03): 237-238. 
    摘要 ( )   PDF(1727KB) ( )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腹部手术切口的选择与显露
    王崑,邢宝才
    2008, 28(03): 239-240. 
    摘要 ( )   PDF(1784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