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3%。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基于分子分型及靶向干预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成为发展方向,逐步从“异病同治”向“同病异治”转变。同时,多学科协作模式与病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广泛实践进一步优化了综合治疗体系,既防止治疗不足,又力求避免过度治疗。然而,胰腺癌的高度异质性、关键驱动基因靶向干预手段匮乏、肿瘤细胞原发及获得性耐药、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等生物学特征,仍严重制约精准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导致病人预后未显著改善,临床诊治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分型(经典型、原浆型、准间质型、鳞状型等)与临床表型之间存在关联;液体活检技术可用于辅助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靶向治疗方面聚焦于KRAS及耐药机制的研究;免疫治疗需突破低免疫原性及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限制,多项联合治疗策略正在临床探索。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有望优化影像诊断、分子分型和术中导航等环节。未来需加强多学科协作,将分子分型、靶向和免疫治疗以及AI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胰腺癌精准化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