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4, Vol. 44 ›› Issue (12): 1389-1392.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12.15
王 鼎a,戴先鹏a,李 潭b,王 雷a,李 璇a,姜 波a,荆玉辰a,吴 式a,赵成东a,辛世杰a
摘要: 目的 评估5因子改良衰弱指数(mFI-5)与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的关联,以期帮助临床进行更好决策和预后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2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100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手术治疗病人纳入研究。根据mFI-5评分将病人分为mFI-5=0、mFI-5=1及mFI-5≥2 3组,并比较3组间基线资料、术后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的差异。结果 各组间在年龄段、吸烟史及手术方案等基线特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相关再次介入手术、急性肾衰、因出血所致输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脓毒血症等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FI-5评分≥2分的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1年和5年的全因死亡率、IAAA相关死亡率、术后心肌梗死、术后呼吸机使用≥48 h的发生率相较与其余两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I-5评分与全因及IAAA相关死亡率、术后心肌梗死、术后呼吸机使用≥48 h的发生率相关,该工具可能成为虚弱的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病人拟行手术治疗的有效筛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