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3, Vol. 43 ›› Issue (04): 419-423.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3.04.11
许奕晗,郭 振,曹 磊,李 毅,段 明,朱维铭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克罗恩病(CD)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保守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01至2021-12-3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因急性肠梗阻入院的86例CD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治过程中是否进行手术干预,分为手术组(35例)与保守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指标及疗效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CD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保守治疗有效率为59.3%(51/86)。手术组中病人的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22.9%(8/35) vs. 7.8%(4/51),P=0.048],而治疗第3天时C-反应蛋白(CRP)下降程度[1.6(-2.0~16.8)mg/L vs. 11.0(2.5~42.7)mg/L,P=0.009]、白蛋白上升程度[0.5(-3.0~3.9)g/L vs. 2.5(0.1~4.6)g/L,P=0.041]及前白蛋白上升程度[18.0(-18.0~72.0)mg/L vs. 46.0(12.5~89.0)mg/L,P=0.043]均低于保守治疗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OR=0.189,95%CI 0.052-0.831,P=0.027)、治疗第3天CRP水平下降(OR=0.964,95%CI 0.938-0.991,P=0.010)以及前白蛋白水平升高(OR=0.811,95%CI 0.667-0.932,P=0.036)是保守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而病程中出现发热(OR=8.333,95%CI 1.133-16.250,P=0.037)和入院后肠外营养连续使用时间>1周(OR=8.621,95%CI 1.082-83.333,P=0.043)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预测指标。结论 BMI>18.5、保守治疗第3天CRP水平下降和前白蛋白水平升高是CD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接受保守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但当病程中出现发热以及入院后肠外营养连续使用时间>1周等危险因素时应及时考虑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