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5, Vol. 45 ›› Issue (06): 698-701.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5.06.17
薛渊博1,孙嘉鸿1,徐 虎1,王 水2,刘荫华3,王建东1
摘要: 目的 调查中国乳腺病灶真空辅助旋切手术(VABB)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评估不同超声分级病灶的术后病理分布及不同类型医院的诊断差异,为规范化推广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39家医院经治的超声分级Ⅲ-Ⅳ类乳腺结节[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接受VABB手术的病人临床病理资料。登记内容包括收治例数、超声分级及术后病理结果,研究者运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采用Z检验比较妇幼保健医院与综合性医院的病理分布差异。结果 共纳入49 984例病人,其中BI-RADSⅢ类结节27 461例,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肿瘤321例(1.2%)、良性肿瘤伴非典型增生1 211例(4.4%)、未见肿瘤成分1 231例(4.5%);BI-RADSⅣ类结节22 523例,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肿瘤1 460例(6.5%)、良性肿瘤伴非典型增生1 814例(8.1%)、未见肿瘤成分1 277例(5.7%)。不同医院类型比较显示,妇幼保健医院Ⅲ类结节恶性率2.5%,综合性医院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Ⅳ类结节中,各病理类型占比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超声BI-RADSⅢ-Ⅳ类乳腺结节采用VABB技术切除,是实现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病理学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该技术在三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均具推广潜力,建议进一步加强超声分级的标准化培训和术后病理流程优化,以提升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