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非治愈性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断早期胃癌行ESD非治愈性切除后90 d内追加外科根治手术90例,排除失访7例,最终纳入83例。根据追加外科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ESD后≤29 d,52例)和延迟手术组(ESD后30~90 d,31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阳性率、胃病灶阳性率、复发率、总体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进一步分析ESD非治愈性切除病人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64个月,两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 vs. 96.8%,P=0.884)。与早期手术组相比,延迟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P=0.01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延迟手术组的淋巴结转移率(12.9%) 高于早期手术组(5.8%),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脉管癌栓是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56,95%CI:0.017-0.641,P=0.015)。结论 早期胃癌ESD非治愈性切除后,延迟手术组相比早期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减少,生存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脉管癌栓危险因素,根据病人的情况建议适当缩短手术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