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文章结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近期工作,介绍了红外热成像(IRTI)技术检测深静脉血栓(DVT)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测外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方法和应用,提示IRTI可作为PVT诊断简便、有效、价廉的检测方法,OCT检测外周PTE较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更敏感,并可指导个体化抗凝治疗。
肾上腺素——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儿茶酚胺,兼有拟α和β肾上腺素能活性,具有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提高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注压,促进循环恢复的作用,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心肺复苏过程中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但因受到道德伦理的限制,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肾上腺素的有效性尚未被确定。近些年对肾上腺素运用于心脏骤停可能存在的心脑损害及不良的远期预后倍受争议。文章就近些年肾上腺素与心脏骤停抢救后预后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非特异性感染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主要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HLE)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文章介绍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属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单个或多个系统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表明与自身抗体及T细胞介导有关,以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大脑、脑膜、脊髓、颅神经及神经末梢等神经系统,有多种临床表现。多数结缔组织病经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有效,但症状多不能完全缓解,新的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评估、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化操作是准确测量血压的关键。目前血压测量的方法为:诊室血压测量(OBPM)、动态血压测量(ABPM)、家庭血压测量(HBPM)。文章比较了3种测量方法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适合的血压测量方法。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测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应用动态血压测量,有助于了解24 h血压及其节律。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电生理检查在ALS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以同芯针肌电图最为关键,主要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是证实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主要方法;运动神经传导测定主要用于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电生理检查和解释必须与临床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