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2-11-01
    上一期    下一期

    院士论坛
    高端论坛
    专题笔谈
    指南论坛
    专家经验谈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院士论坛
    深静脉血栓及肺小动脉血栓栓塞症早期诊断的新技术评介
    钟南山
    2012, 32(11): 817-819. 
    摘要 ( )   PDF(2253KB) ( )  

    静脉血栓栓塞症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文章结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近期工作,介绍了红外热成像(IRTI)技术检测深静脉血栓(DVT)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测外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方法和应用,提示IRTI可作为PVT诊断简便、有效、价廉的检测方法,OCT检测外周PTE较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更敏感,并可指导个体化抗凝治疗。

    高端论坛
    肾上腺素用于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杭晨晨,李春盛
    2012, 32(11): 820-823. 
    摘要 ( )   PDF(2553KB) ( )  

    肾上腺素——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儿茶酚胺,兼有拟α和β肾上腺素能活性,具有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提高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注压,促进循环恢复的作用,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心肺复苏过程中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但因受到道德伦理的限制,缺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肾上腺素的有效性尚未被确定。近些年对肾上腺素运用于心脏骤停可能存在的心脑损害及不良的远期预后倍受争议。文章就近些年肾上腺素与心脏骤停抢救后预后研究进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专题笔谈
    自身免疫性脑炎现代概念与分类
    王得新,刘磊
    2012, 32(11): 824-825. 
    摘要 ( )  
    脑炎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早期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至关重要。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大类由于免疫系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反应而导致的疾病,并且逐渐被认为是非感染因素所致可逆转性脑炎的重要原因。根据病因学及治疗方法,AE可大致分为特异性抗原(抗体)相关性AE以及非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相关性AE。了解有关AE的知识,对发现新疾病及加深对现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病理机制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
    王佳伟,宋兆慧
    2012, 32(11): 826-829. 
    摘要 ( )  
    由于人们对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的认识不足,延误诊治,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脑炎的靶抗原,在突触传递、重塑和神经兴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基丙酸(AMPA)受体、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和其他自身抗原,如LGI1和Caspr2等。该类疾病主要涉及儿童和年轻人,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可伴或不伴发肿瘤,早期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存在复发趋势。文章旨在阐述该类疾病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抗细胞内抗原抗体相关脑炎
    安中平,周官恩
    2012, 32(11): 830-832. 
    摘要 ( )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如边缘叶脑炎和许多特异性抗体有关。这些抗体极易识别肿瘤组织和神经组织,均有表达的抗原。细胞内抗原包括Hu、Yo、Ma2、CRMP5蛋白和神经元突触囊泡、谷氨酸脱羧酶(GAD)等。抗细胞内抗原抗体相关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边缘叶脑炎、小脑性共济失调和癫痫等。大多数的患者预后不良。
    桥本脑病
    赵伟秦
    2012, 32(11): 833-834. 
    摘要 ( )  
    桥本脑病(HE)是一种目前尚存在争议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包括患者出现的一组异质性的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抗甲状腺抗体的水平增高。HE的临床表现可包括脑病的特点,如抽搐、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和昏迷。尽管被认为与桥本甲状腺炎或甲状腺功能紊乱相关,HE最常见的免疫学异常是出现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antimicrosomal)抗体(TMAb)的增高。目前尚不清楚抗甲状腺抗体的增高是继发于脑病的一种偶发免疫异常还是其确实导致了疾病的发生。HE对激素或者血浆置换等治疗的有效反应也支持这种属于免疫异常发病机制的推论。
    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鉴别诊断
    张华,母艳蕾
    2012, 32(11): 835-838. 
    摘要 ( )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组可能由某些自身抗体、活性细胞或者相关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表面的蛋白等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疾病。该组疾病中各个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别与目前已知的某个特异性抗体相对应,病情通常与抗体水平相关,少数病例可能与某些潜在的肿瘤有关。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的有边缘叶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莫万综合征(movans syndrome,MOS)、桥本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itis)以及抗NMDA受体脑炎等,广义的讲还包括免疫相关疾病的脑炎表现。疾病分类复杂,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有关特异性检查(免疫标记物、影像)等做出,本文将对目前这一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做一总结。
    感染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治疗和预后
    李海峰
    2012, 32(11): 839-841. 
    摘要 ( )  

    非特异性感染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主要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AHLE)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文章介绍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结缔组织病累及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及治疗
    戚晓昆,董秦雯
    2012, 32(11): 842-845. 
    摘要 ( )  

    结缔组织病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属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单个或多个系统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表明与自身抗体及T细胞介导有关,以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大脑、脑膜、脊髓、颅神经及神经末梢等神经系统,有多种临床表现。多数结缔组织病经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有效,但症状多不能完全缓解,新的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指南论坛
    规范化测量血压——《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解析
    王文,隋辉
    2012, 32(11): 846-849. 
    摘要 ( )  

    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评估、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化操作是准确测量血压的关键。目前血压测量的方法为:诊室血压测量(OBPM)、动态血压测量(ABPM)、家庭血压测量(HBPM)。文章比较了3种测量方法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适合的血压测量方法。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测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应用动态血压测量,有助于了解24 h血压及其节律。

    专家经验谈
    肌萎缩侧索硬化电生理诊断
    刘明生,崔丽英
    2012, 32(11): 850-852. 
    摘要 ( )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行性发展、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电生理检查在ALS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以同芯针肌电图最为关键,主要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是证实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主要方法;运动神经传导测定主要用于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电生理检查和解释必须与临床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
    黄海东,白冲,李强
    2012, 32(11): 853-855. 
    摘要 ( )  
    坏死性结节病样肉芽肿病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肺部肉芽肿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该病典型病理学特征包括肺内非干酪样上皮细胞性肉芽肿、肉芽肿性血管炎和凝固性坏死。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以及感染性疾病所致的肉芽肿性疾病。该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病情反复者需加强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