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专题笔谈 • 上一篇    下一篇

补体系统与血栓性微血管病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沈阳110001
  • 基金资助:
    兴辽人才计划项目(XLYC2002062)

摘要:

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基本病理特征为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器官功能障碍。补体具有溶解细胞、调理吞噬作用、参与炎症反应等多种效应。补体过度活化不仅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还会通过与血小板、凝血因子、炎症因子的相互作用促进微血栓形成。因此,补体系统在TM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文章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硬皮病肾危象和HELLP综合征为例,阐述补体系统与TMA之间的紧密关联,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全面地认识TMA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