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全口义齿修复的有关问题

    冯海兰
    2008, 1(02): 65-67 . 
    摘要 ( )  
    牙槽嵴低平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
    郭天文,尹路
    2008, 1(02): 67-70 . 
    摘要 ( )  

    树脂粘接固定桥及其临床应用

    巢永烈,孟玉坤
    2008, 1(02): 71-74 . 
    摘要 ( )  
    咬合重建的序列治疗
    殷新民
    2008, 1(02): 75-76 . 
    摘要 ( )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的临床应用

    艾红军,周彩滨
    2008, 1(02): 77-79 . 
    摘要 ( )  
    专家经验谈
    维护固定修复体基牙生物学安全性的要素
    陈吉华
    2008, 1(02): 80-82 . 
    摘要 ( )  
    论著
    上颌前牙缺失常规种植修复的临床美学评价
    邓春富,赵宝红,张翀
    2008, 1(02): 83-85 . 
    摘要 ( )  
    目的 对上颌前牙缺失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门诊收治的43例上颌前牙单颗缺失的患者,根据缺牙区骨的不同形态采用不同方式的骨增量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6~8个月完成上部结构修复。术后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6个月)。 结果 种植修复后,牙龈乳头形态良好,临床效果满意率达9768%。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光区,牙槽嵴顶端垂直骨吸收小于1 mm。 结论 上颌前牙缺失后牙槽骨形态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平坦型、中部凹陷型、缓坡型和不规则型。种植体植入时可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骨增量技术,但绝大多数前牙缺失的病例在种植外科手术的同时,均需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恢复牙槽骨的骨量及丰满度,以达到美学效果。
    带有腭部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王芳,胡敏,李洪,郭克峰,张达
    2008, 1(02): 86-87 . 
    摘要 ( )  
    目的 研究快速扩弓时腭部种植体加强牙齿支抗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 2007年3月至12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Ansys软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带有腭部种植体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果建立了含有腭部种植体、腭中缝、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膜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 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可作为上颌快速扩弓时腭部种植体加强牙齿支抗的生物力学研究平台。
    颞下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后错牙合的正畸治疗
    刘奕,毕玮玮
    2008, 1(02): 88-89 . 
    摘要 ( )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错牙合的正畸治疗。 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2006—2007年因下颌关节盘移位而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7例错牙合患者,术前记录咬合关系,术后行局部或全口固定矫治器治疗。定期随访,记录各时间段的咬合关系。 结果 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100%的患者有错牙合的发生,随时间推移错牙合比例有所下降,经固定矫治器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咬合。 结论 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会导致错牙合的发生,若患者术后1个月仍存在错牙合,需行正畸治疗。
    根管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金属异物47例疗效分析
    薛明,田鹤,詹福良
    2008, 1(02): 90-91 . 
    摘要 ( )  
    目的 评价在根管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取出根管内异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因根管内异物就诊的47例患者,在根管显微镜观察下使用GG钻或超声工作尖制备距异物的直线通路,用超声工作尖ET20、ET40、K15对47例根管内金属异物进行处理。 结果 47例金属异物成功取出40例并完善根管治疗,其中裂钻1例;拔髓针2例;根管内断桩4例;不锈钢锉14例;不锈钢扩大针17例;protaper 2例。失败7例,其中2例未找到异物;2例出现根管壁穿孔;3例放弃治疗。总取出率为851%。 结论 应用根管显微镜可以准确观察金属异物在根管内的部位、松动度、周围组织情况等,因此可以避免操作时的盲目性,有助于异物取出并最大限度减少根管壁牙本质的切削量和根管壁穿孔的概率;根管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取出根管内金属异物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12例临床分析
    储眉,周健,杨宏宇,黄晓斌,陈钢,李树春,杨辉俊,罗娟,孙顺涛
    2008, 1(02): 92-93 . 
    摘要 ( )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及恶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调查。 结果 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病例肿块多呈多灶性(6/12),剜除术复发率最高,复发间期最短(P<0.05)。12例中有4例发生恶变,占33.3%,末次手术分别采用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术、扩大切除术,对4例有恶变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术后平均追踪24个月,均未见复发。 结论 导致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施行者为非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医生。
    氟美松和甘美达局部用药治疗口腔斑纹型扁平苔藓的疗效观察
    张英,康媛媛,孙妍,丁宪武
    2008, 1(02): 94-96 . 
    摘要 ( )  
    目的 观察氟美松和甘美达局部用药治疗口腔斑纹型扁平苔藓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综合急诊科就诊的口腔斑纹型扁平苔藓患者185例,随机分成4组,各组采用不同药物患处涂抹。A组用氟美松与甘美达凝胶混合均匀后患处涂抹,B组用氟美松患处涂抹,C组用甘美达凝胶患处涂抹,D组用口腔溃疡散患处涂抹,观察1~3周,对各组白色斑纹面积、充血面积的变化以及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周后A组斑纹面积缩小率达到4868%,充血面积缩小率达到5025%,有效率达到70.0%,斑纹面积缩小率和有效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面积缩小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A组斑纹面积缩小率达到89.73%,充血面积缩小率达到84.69%,有效率达到92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氟美松和甘美达联合患处涂抹治疗口腔斑纹型扁平苔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辽宁省老年人根面龋抽样调查分析
    刘璐,张颖,程睿波
    2008, 1(02): 97-98 . 
    摘要 ( )  
    目的 调查辽宁省老年人根面龋的发病情况,探讨有效预防老年人根面龋病的方法和措施。 方法 对辽宁省城、乡65~74岁年龄组的792名老年人进行了口腔健康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 结果 全省城、乡65~74岁年龄组老年人的患龋率为18.69%,而根面龋的全部充填率仅为0.51%。根面龋龋均为0.36。 结论 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患。提高老年人口腔根面龋治愈率的首要环节是加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
    口腔颌面病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对血压心率和腺体分泌影响的研究
    田波
    2008, 1(02): 99-100 . 
    摘要 ( )  
    目的 比较盐酸戊乙奎醚和阿托品用作口腔手术患者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盐酸戊乙奎醚组)和Ⅱ组(阿托品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三角肌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和阿托品001 mg/kg,观察注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的血压、心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口干程度,手术结束后评估恢复期口干和腺体分泌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肌注盐酸戊乙奎醚或阿托品后30 min内收缩压、舒张压与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托品组对心率的影响明显,以肌注后20 min至30 min最为明显,与注药前及盐酸戊乙奎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注药后均有口干,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不影响血压和心率,是口腔颌面手术麻醉前用药的更佳选择。
    儿童口腔颌面部急诊外伤306例临床分析
    杨重恒
    2008, 1(02): 101-103 . 
    摘要 ( )  
    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指导治疗及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2002—2007年的急诊各类儿童口腔颌面部损伤306例,从患者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0~15岁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对比加以分析,寻找规律。 结果 儿童口腔颌面损伤男女比例为1.5∶〖KG-*2〗1,好发于1~6岁,14岁以后有上升趋势。病因以玩耍跌倒损伤居第1位(67.65%),其次为自行车意外伤(20.59%)。口腔颌面部损伤部位以颏部(35.96%)、唇部(23.97%)及牙体(8100%)好发。损伤类型以软组织伤为主,复合伤少见,下颌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1200%)。骨折治疗以闭合外固定等保守方式为主。 结论 儿童口腔颌面损伤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治疗应遵循颌面外科清创缝合的原则并结合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加强教育及其监护。
    Cortisomol糊剂对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于海燕,周铁莲
    2008, 1(02): 104-105 . 
    摘要 ( )  
    目的 探讨Cortisomol糊剂对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辽宁协和整形外科医院博爱口腔科就诊,患急、慢性根尖周炎及牙髓坏死需接受根管治疗的362例患者共计376颗牙为受试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n=186)和对照组(n=190)。试验组常规根管消毒后行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永久性根管充填;对照组行酚醛复合制剂加牙胶尖永久性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牙根管治疗术后指标的情况。结果 行Cortisomol糊剂永久充填术后发生疼痛患牙为21颗(11.29%),对照组发生疼痛患牙为41颗(21.58%),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牙治疗效果评价,试验组治疗效果好171例(91.93%),效果一般12例(6.45%),效果差3例(1.61%);对照组治疗效果好157例(826%)效果一般26例(1368%),效果差7例(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曾有1例患者发生急性疼痛。结论 ]行Cortisomol糊剂永久根管药物充填,可有效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
    综述
    牙齿楔状缺损病因及其治疗进展
    闻妍综述,张英,王贤辐审校
    2008, 1(02): 106-109 . 
    摘要 ( )  
    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彭佳美,严斌综述,王林,赵春洋审校
    2008, 1(02): 110-111 . 
    摘要 ( )  

    颌面部血管瘤药物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袁尉力综述,王绪凯审校
    2008, 1(02): 112-114 . 
    摘要 ( )  
    材料 器械 新工艺
    金属烤瓷合金的研究进展
    战德松,王强,李柘
    2008, 1(02): 115-119 . 
    摘要 ( )  
    病案报告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
    于加友,孙健,王舵德
    2008, 1(02): 120-120 . 
    摘要 ( )  
    思考病例
    关于第1期“思考病例”矫治思路的思考
    张桂荣
    2008, 1(02): 121-122 . 
    摘要 ( )  
    世界名刊导读
    影响口腔种植美学效果的因素:生物学 临床 手术及修复方面
    2008, 1(02): 123-124 . 
    摘要 ( )  
    目的 分析影响口腔种植美学效果的因素,评价不需要黏膜切开及翻瓣的即刻种植方法对种植成功及美学效果的影响。 方法 55例患者接受即刻种植手术,共种植87枚种植体,术后3个月行临时冠修复,4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2年内行定期临床及影像学检查。 结果 脱落3枚种植体,即刻种植成功率96.6%,失败率3.4%。 结论 不切开黏膜及翻瓣的即刻种植方法,能够保留更多的种植区软、硬组织,确保种植体周围组织愈合。唇颊侧骨壁的高度和厚度是影响种植美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口腔解剖生理(1)
    李波
    2008, 1(02): 125-126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