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咬合接触面积及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分析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模型颊侧部分获取数字化咬合记录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TRIOS、CS3600、CEREC Omnicam)分别扫描10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后,通过扫描颊侧部分获得具有牙尖交错位三维空间位置关系的上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以口外扫描仓获得的数字化模型为对照组,应用逆向工程软件的偏差分析功能显示下颌牙列模型上的咬合接触图像,测量上下颌间的咬合接触面积、咬合接触点的分布,并运用SAS统计学软件比较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的咬合关系精确度。结果 全牙列咬合接触面积:TRIOS组为(15.160 ± 8.145)mm2,CEREC组为(13.153 ± 5.080)mm2,CS3600组为(27.509 ± 20.847)mm2,对照组为(23.194 ± 18.194)mm2;3个口内扫描仪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S3600组分别与TRIOS组和CERE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TRIOS组与CERE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咬合接触面积分布统计图显示,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所得的面积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咬合接触面积磨牙区>前磨牙区>前牙区。咬合接触点分布统计图显示,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全牙列咬合接触点分布呈左右对称,接触点数少于对照组;位于中央窝和边缘嵴处的接触点在口内扫描仪与对照组之间出现的重复率较高。结论 3个品牌口内扫描仪通过颊侧扫描记录上下颌位置关系,得到数字化咬合记录。在全牙列咬合接触面积方面,3个口内扫描仪均与口外扫描仓无明显差异;咬合接触面积的主要差异在于磨牙区,TRIOS和CEREC Omnicam 相比CS3600的磨牙区咬合接触面积更接近口外扫描仓。咬合接触点位于中央窝和边缘嵴处记录的准确性要高于颊舌尖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