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 Yong-kang,LU Wei-dan,HAN Jin-song,ZHOU Yan,LIU Jian-yu,ZHANG Kun.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磁共振成像(MRI)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POP病人78例,对其临床检查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期及HMO分度,与动态MRI的测量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检查与动态MRI的相关性:Aa与膀胱颈、Ba与膀胱底、C与宫颈或阴道穹窿最低点到H线的距离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836、0.867,相关性好;Bp与子宫直肠陷凹最低点、Ap与直肠肛管连接处直肠前壁到H线的距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7、0.481,仅中度相关。两种分期在诊断前、中、后盆腔脱垂的Kappa检验结果分别为:K=0.313、0.794、0.385,前后盆腔一致性弱,中盆腔一致性强;χ2检验结果分别为:χ2=3.368(P=0.064)、5.143(P=0.016)、15.042(P<0.01),前盆腔两种检查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盆腔POP-Q的诊断率较高,后盆腔动态MRI的诊断率较高。两种分期在评价前、中、后盆腔脱垂程度的Kappa检验结果分别为K=0.063、0.328、0.167,一致性均差。结论 动态MRI能够准确评估前、中盆腔器官脱垂,评估后盆腔器官脱垂比临床检查更具有优势。动态MRI可以作为临床检查的有效补充。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