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专家论坛 • 上一篇    

对卵巢癌治疗中PARP抑制剂适应证从BRCA突变到HRD、铂敏感变迁的思考

  

  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 出版日期:2019-05-02 发布日期:2019-05-10
  • 通讯作者: 张国楠
  • 基金资助: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9YFS0036)

  • Online:2019-05-02 Published:2019-05-10

摘要:

人体细胞中的DNA每天都会遭受大量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损伤,但这些细胞中的DNA损伤可以通过多种修复机制来保持基因组的保真性。不仅正常细胞可以使用这些修复途径,癌细胞也能在不断增殖的细胞中修复损伤的DNA。人体内DNA损伤修复(DNA damage response,DDR)过程主要有两种机制[1-4]:(1)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参与的DNA单链断裂后的损伤修复。(2)BRCA1/2基因参与的同源重组修复(双链修复)。这两种DNA损伤修复机制保障了遗传物质复制、细胞分裂等过程的顺利进行。两种修复机制中的一种发生修复过程障碍时,另一种机制则可以代偿修复。如果细胞的这两种DNA损伤修复能力都受到抑制,则可能促进细胞的凋亡。随着对DDR的不断了解,PARP尽管主要作用于DNA的单链损伤修复,但也可协同BRCA修复DNA的双链损伤,当BRCA1/2突变失效时,PARP能接管BRCA在DNA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基于上述理论,在BRCA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已经存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t,HRD),此时再应用PARP抑制剂,就能同时抑制单链断裂的损伤修复,使两种DNA损伤修复途径均出现障碍,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即所谓的“合成致死”作用机制,也即PARP抑制剂杀灭癌细胞的主要机制。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ARP抑制剂,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铂敏感复发

Key words: ovarian cancer, PARP inhibitor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ects, platinum-sensitive relapse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