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我国新生儿感染现状与展望
    魏克伦
    2011, 26(01): 1. 
    摘要 ( )  
    专题笔谈
    新生儿真菌感染的诊治
    陈 超
    2011, 26(01): 3. 
    摘要 (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疾病的诊治
    方 峰
    2011, 26(01): 6. 
    摘要 ( )  
    新生儿脓毒血症的治疗
    余加林,李 芳
    2011, 26(01): 8. 
    摘要 ( )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几个问题
    岳少杰
    2011, 26(01): 11. 
    摘要 ( )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治
    李 梅
    2011, 26(01): 14. 
    摘要 ( )  
    新生儿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与诊治
    俞志凌
    2011, 26(01): 17. 
    摘要 ( )  
    指南.标准.共识
    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2010年10月)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 郑跃杰1,黄志华2,刘作义3,王文建1,程 茜3  整理
    2011, 26(01): 20. 
    摘要 ( )  
    共识述评
    正确认识  评价和使用益生菌药物
    郑跃杰,黄志华
    2011, 26(01): 24. 
    摘要 ( )  
    专家经验谈
    新生儿脂肪乳剂的临床应用
    常立文,李文斌
    2011, 26(01): 27. 
    摘要 ( )  
    新生儿成分输血
    胡 群
    2011, 26(01): 30. 
    摘要 ( )  
    论著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对减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临床研究
    张 喆,周 伟,卢伟能,荣 箫,陈晓文
    2011, 26(01): 33. 
    摘要 ( )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52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对照组26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尽早(生后24 h内)应用鼠NGF治疗。另取同期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10例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与比较两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MBP、S-100的变化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 治疗组重度HIE的发生率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8% vs 38.46%,χ2 = 1.4444,P > 0.05);两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85% vs 7.69%,χ2 = 0.0000,P > 0.05)。正常足月儿生后早期血清MBP为(1.68±0.85) μg/L,S-100为(1.291±0.66) μg/L。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血清MBP、S-100均显著升高。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在生后3 d及生后7~8 d时,血清MBP和S-1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生后7~8 d 和14~16 d的行为神经评分 < 35分者所占百分比,治疗组(分别为40.00%和20.00%)与常规对照组(分别为70.83%和50.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055,P < 0.05;χ2 = 4.8640,P < 0.05)。结论 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NGF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癫痫27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赵 英,张月华,杨艳玲,马秀伟,刘晓燕,杨志仙,包新华,秦 炯,吴希如
    2011, 26(01): 37. 
    摘要 ( )  

    总结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确诊的27例MMA合并癫痫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儿除癫痫发作外,合并其他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包括: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22例、发作性嗜睡10例、肌张力增高8例、肌张力减低8例、反复呕吐4例、震颤和共济失调各2例、姿势异常1例。癫痫首次发作年龄为生后8d至11岁,发作类型包括部分性发作21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5例、强直发作3例、肌阵挛发作3例,痉挛发作2例;5例患儿同时有2~3种发作类型。脑电图(EEG)检查有22例异常,包括:背景节律慢17例,局灶或多灶性痫样放电16例、广泛性痫样放电4例、高度失律2例和爆发抑制1例。头颅MRI检查24例显示脑萎缩14例,脑白质异常信号1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2例,双侧基底节病变2例和小脑萎缩1例。维生素B12有效型较维生素B12无效型患儿预后好。结论 癫痫是MMA的常见症状,部分性发作较其他发作类型更常见。对不明原因的癫痫患儿若伴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应进行尿有机酸分析,早期明确病因诊断,改善预后。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及其意义
    张 园,徐学聚,杨成胜,王颖超,方营旗,邹 湘,刘玉峰,盛光耀
    2011, 26(01): 41. 
    摘要 ( )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p-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儿科血液病区收治的ALL患儿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所有患儿确诊后均进行正规化疗,其中完全缓解56例(缓解组),复发12例(复发组)。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童46名作为对照组。测定ALL患儿化疗前、缓解后、复发后及对照组儿童外周血p-Hcy、hs-CRP、LDH和TSGF。结果 缓解组化疗前和缓解后p-Hcy、hs-CRP、LDH和TSGF高于对照组,且缓解后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 < 0.01、 < 0.05)。复发组复发后各项指标高于缓解组缓解后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缓解组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缓解组化疗前p-Hcy与TSGF呈正相关(r = 0.72,P < 0.05),p-Hcy与LDH呈正相关(r = 0.82,P < 0.01) ,p-Hcy与hs-CRP呈正相关(r = 0.82,P < 0.01)。结论 动态监测外周血中p-Hcy、LDH、hs-CRP及TSGF的表达,于明确儿童ALL化疗疗效及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儿童哮喘呼吸阻抗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任立歆,万莉雅,张 琴,袁 艳,董汉权
    2011, 26(01): 44. 
    摘要 ( )  

    探究儿童哮喘的呼吸阻抗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就诊于天津儿童医院的80例哮喘患儿、同期于天津儿童医院保健门诊体检的112名健康儿童及天津胸科医院呼吸科的62例成人哮喘患者应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呼吸阻抗,部分患者作常规通气肺功能检测。对其组间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IOS测定显示儿童哮喘组气道总阻力5 Hz时气道黏性阻力(R5)明显增高[(142.19±36.40)%],中心气道阻力(20 Hz时气道黏性阻力(R20)正常[(88.53±17.83)%]。成人哮喘组R5、R20均增高,分别为(190.03±49.97)%、(152.53±39.11)%。两组电抗值X5和共振频率Fres均有不同程度减低和后移,Fres变化更显著。常规通气肺功能检查成人组FVC、FEV1/FVC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1.19±15.42)%、(55.57±12.93)%,儿童组分别为(79.12±18.65)%、(64.81±9.78)%。 结论 儿童与成人哮喘患者呼吸阻抗特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儿童哮喘病变以小气道为主,吸入药物治疗应尽可能达到小气道水平。

    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14例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林 希,包新华,常杏芝,熊 晖,张月华,秦 炯
    2011, 26(01): 47. 
    摘要 ( )  

    总结儿童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MS)的临床特征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反应。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6—2010年收治的14例OMS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14例OMS中男8例,女6例。发病年龄12~44个月(平均20.7个月),主要症状为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睡眠障碍、易激惹。其中1例合并神经母细胞瘤。所有患儿脑电图均未见异常放电。明确诊断前14例均被误诊,其中7例误诊为急性小脑共济失调,3例误诊为癫痫,3例曾误诊为脑炎,1例误诊为遗传代谢病。14例均予ACTH治疗且均有效,7例在ACTH治疗后3~12个月(平均5.7个月)复发。结论 O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且与神经母细胞瘤相关。临床表现为快速、不自主、无规律的眼球运动(眼球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睡眠障碍、行为改变,因目前对本病认识不足,易被误诊。ACTH治疗有效,但易复发且神经系统后遗症明显,远期预后不良。

    儿童常染色体隐性慢性肉芽肿病NCF1基因热点△GT突变分析(附1例报告)
    贺建新,殷 菊,刘秀云,胡英慧,申阿东,申昆玲,江载芳
    2011, 26(01): 50. 
    摘要 ( )  

    报告及分析1例常染色体隐性慢性肉芽肿病(CGD)NCF1基因热点△GT突变的检测过程。方法 对2009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CGD患儿,用常规方法对其从EDTA抗凝血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NCF1基因第2外显子序列,对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检测到NCF1基因第2外显子起始部位GTGT重复序列的纯合GT缺失(△GT),明确诊断为A470CGD。结论 对于临床怀疑及经功能诊断为CGD的患儿,应重视NCF1基因热点△GT突变的检测,明确的基因诊断是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重要工具。

    短篇论著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88例疗效观察
    张苗苗,鹿 玲,胡 波,邓 芳,张 琴
    2011, 26(01): 53. 
    摘要 ( )  
    2000—2009年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病死率及病死原因分析
    李丽静1a,李媛媛2,张玉琴1b,孙玉英1c
    2011, 26(01): 55. 
    摘要 ( )  
    丙戊酸和卡马西平对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影响的研究
    陈 曦a,丁守梅b,古丽鲜·阿布都热依木a,李星萍c,白 珺a,武晓宁d,朱 炎b
    2011, 26(01): 58. 
    摘要 ( )  
    综述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弥散张量成像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研究现状
    韩丽英,薛辛东,富建华
    2011, 26(01): 60. 
    摘要 ( )  
    儿童首次癫痫发作及其管理
    侯 梅
    2011, 26(01): 64. 
    摘要 ( )  
    临床病例讨论
    发热 反应差 右下肢少动
    徐 巍,李玉梅,严超英,武 辉
    2011, 26(01): 67. 
    摘要 ( )  
    血小板减少  腰背痛  全身淤斑
    刘秋霞,汤静燕,陈 静,薛惠良,潘 慈,顾龙君
    2011, 26(01): 72. 
    摘要 ( )  
    病例报告
    儿童消化道腐蚀性损伤5例
    王 迪,陈 洁,李中跃
    2011, 26(01): 76. 
    摘要 ( )  
    白色念珠菌致早产儿全身感染1例
    张 丹,薛辛东,富建华
    2011, 26(01): 79.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