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是指胎龄24~35周的早产未成熟儿,由于血管损伤或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大脑白质损伤。受累部分主要分布于脑室旁白质,包括深层脑白质的局灶坏死和中央脑白质的弥漫性病变。WMD是早产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形式,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则为WMD的最严重表现。近年来,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成活率日益提高,脑瘫的发生率并没有按预想的减少,反而随着存活患儿胎龄的减少而增加。在美国,存活的VLBWI,约10%出现脑瘫,25%~50%伴有认知障碍、行为缺陷及轻度运动障碍,而在该类患儿中,MRI对不同程度WMD的患儿诊断率高达50%。由此可见,WMD已成为影响低出生体重儿远期神经发育结局的主要疾病。但在出生早期,由于早产儿WMD缺乏特异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甚至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故其诊断必需依赖于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