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 Suping,MA Bujun,ZENG Zhiwei.
摘要: 目的探讨性早熟对2~10岁女童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301—200601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专科就诊的2~10岁性早熟(明确诊断、并排除影响骨代谢性疾病)女童237例,根据真、假性性早熟(CPP、PPP)分为2组,各组再按年龄组分层,采用单光子骨矿物质密度测定仪测量左手桡骨中远1/3处桡、尺骨密度(BMD),并与同龄健康女童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CPP、PPP和健康组BMD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组各年龄桡骨BMD均高于尺骨;CPP桡、尺骨BMD均相对较高,8~10岁组中CPP较对照组约高6.4%~8.6%;3组桡、尺骨BMD均在8~10岁增长加速,特别是尺骨(P<0.05),分别较6~7岁组增长20.4%、17.8%和14.3%;以CPP组增幅最大,明显高于健康组,与健康组(6~7岁)增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桡骨P<0.05、尺骨P<0.001)。PPP组则与健康女童差异不显著。 结论健康女童骨矿化自9岁起开始青春期加速,CPP女童青春期尺骨生长加速的年龄提早,BMD相应增加,而PPP不像CPP那样明显影响女童的正常骨骼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