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研究应用放大镜与显微镜进行瓷贴面粘接的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5名医生进行前瞻性、单盲、自身对照试验。5名医生均掌握放大镜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瓷贴面的粘接方法,但没有使用放大镜与显微镜辅助进行瓷贴面粘接的经验。每名医生依次在常规视野下(对照组)、2.5倍头戴式放大镜下(放大镜组)和6倍牙科显微镜下(显微镜组)于仿头模内完成右上中切牙瓷贴面粘接。每组每名医生完成4例瓷贴面粘接,每组合计20例;总计60例。试验过程中记录仿头模内瓷贴面粘接所需时间,即操作时间。操作完成后,利用21.25倍显微镜拍摄数码照片,由高级职称专家利用软件盲法测量瓷贴面边缘间隙和残留水门汀面积。结果 在操作效率方面,放大镜组、显微镜组和对照组的操作时间分别为(150.01 ± 27.94)、(281.28 ± 52.92)、(180.05 ± 36.26)s,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7.973,P < 0.05);且放大镜组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方面,放大镜组、显微镜组和对照组瓷贴面边缘间隙分别为(83.54 ± 7.92)、(114.89 ± 26.93)、(93.43 ± 11.76)μm,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6.628,P < 0.05);且放大镜组瓷贴面边缘间隙明显小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水门汀清除效果方面,放大镜组、显微镜组和对照组的残留水门汀面积分别为(1.47 ± 0.41)、(2.38 ± 1.50)、(2.41 ± 0.73)mm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781,P < 0.05);且放大镜组的残留水门汀面积小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相较于显微镜,放大镜用于瓷贴面粘接的操作效率更高、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更好、水门汀清除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