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3-01
    上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建议
    规范与解读
    专家论坛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IgA肾病2022年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陈 沛, 吕继成
    2023, 43(3): 177-182.  DOI: 10.19538/j.nk2023030101
    摘要 ( )   PDF  
    IgA肾病是中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青年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IgA肾病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对于生活方式的管理及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对于高危进展型的IgA肾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近年来,IgA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型的治疗策略主要针对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各个环节。文章结合目前IgA肾病指南及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总结IgA肾病的诊治进展。
    原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伍 敏, 魏 青, 刘必成
    2023, 43(3): 183-187.  DOI: 10.19538/j.nk2023030102
    摘要 ( )   PDF  
    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主要与磷脂酶A2受体(PLA2R)等多种足细胞抗原诱发机体免疫活化有关。尽管肾活检病理仍是pMN确诊的关键手段,越来越多研究提示,血清PLA2R抗体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在pMN诊断和临床疗效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pMN常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免疫抑制剂是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多种生物制剂应用于pMN治疗,使部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获得缓解。文章对pMN诊治新进展进行概述。
    关注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乐 偲, 陈丽萌
    2023, 43(3): 188-192.  DOI: 10.19538/j.nk2023030103
    摘要 ( )   PDF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是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常危重,未经有效治疗常致死亡或肾衰竭。文章将论述aHUS的发病机制、精准诊疗的最新进展,并展望可能的研究方向。
    生物制剂在免疫相关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张 默, 姚 丽
    2023, 43(3): 193-197.  DOI: 10.19538/j.nk2023030104
    摘要 ( )   PDF  
    肾脏疾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现有治疗手段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随着生物制剂应用的普及,其在肾脏疾病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及安全性,为难治性、重症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希望。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特异性抑制剂(贝利尤单抗)、抗补体C5单克隆抗体(依库珠单抗)和其他生物制剂(Avacopan)等。文章结合近几年的临床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对这些生物制剂在不同免疫相关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
    专家建议
    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早期筛查临床路径专家建议(2023版)
    汤 曦, 石运莹, 王俭勤, 陆 晨, 周 竹, 查 艳, 付荣国, 王利华, 王彩丽, 周晓玲, 杜晓刚, 王婷立 , 段棣飞, 付 平
    2023, 43(3): 198-205.  DOI: 10.19538/j.nk2023030105
    摘要 ( )   PDF  
    慢性肾脏病(CKD)起病隐匿,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治率低,为中国重大慢性疾病之一。立足社区的CKD早期筛查、分层管理有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治、延缓进展、降低终末期肾病发生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国情,由多学科联合推进模式下CKD及其并发症管理项目联盟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讨论,针对初诊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提出了基于个体筛查模式的中国成人CKD及并发症早期筛查临床路径的专家建议。
    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管理流程专家建议
    基层医生慢性肾脏病管理建议专家组
    2023, 43(3): 206-209.  DOI: 10.19538/j.nk2023030106
    摘要 ( )   PDF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存在发生率高、达标率低、药物调整不及时、诊疗不规范等问题。基层医生慢性肾脏病管理建议专家组参考国内外众多指南、共识及标准操作规程并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借助前期检验结果及既往用药史形成诊疗建议制定管理流程,旨在指导基层医生进行贫血管理,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达标率。
    规范与解读
    《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
    孙雪峰
    2023, 43(3): 210-217,230.  DOI: 10.19538/j.nk2023030107
    摘要 ( )   PDF  
    《中国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指南》针对透析患者的心力衰竭诊断、危险因素管理、血液透析管理、腹膜透析管理、药物管理及其他管理等问题做了系统介绍。但是,笔者基于目前研究证据进行分析,认为该指南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疗效、降压治疗、贫血治疗、医疗器械治疗等方面存在问题。文章对此进行解读并提出推荐意见,以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认识该指南,避免机械照搬执行,保障医疗安全。
    专家论坛
    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管理
    程 虹
    2023, 43(3): 218-224.  DOI: 10.19538/j.nk2023030108
    摘要 ( )   PDF  
    血管钙化(VC)常见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其严重程度及发生率随CKD进展而升高。诸多危险因素参与其发生发展,主要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高磷血症、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非传统”危险因素。对于显著高磷血症需要个体化高剂量磷结合剂治疗者、等待肾移植者、CKD G5D期患者和医师评估后认为需要检查的患者进行VC评估是必要的。电子束CT(EBCT)、多层螺旋CT(MSCT)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是VC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措施防治VC。VC的管理一般从控制或纠正VC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入手。文章围绕中晚期CKD患者VC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诊断、评估及管理作一论述,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知,促进中晚期CKD患者VC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