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 晨, 周丽斌, 苏 葵.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倾斜角度与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2): 192-196. |
[2] |
卢 云, 刘世杰, 孙海博, 佟美辰, 牛卫东, 王丽娜b. 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1): 97-102. |
[3] |
邸天凯, 陈宇江, 汪璐璐, 刘佳佳, 姜雨然, 王小竞. 促进撕脱性损伤牙延期再植后牙周愈合的研究进展#br#[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6): 728-733. |
[4] |
熊再道, 周培刚, 冯海霞, 陈秀春 . 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牙列后牙根吸收变化的三维测量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5): 575-579. |
[5] |
牛春燕,冯云霞. 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牙根吸收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9, 12(12): 756-759. |
[6] |
冯婧a,李志民a,王博a,闫弘静a,宋子琦a,鞠昊a,公柏娟b. 锥形束 CT定位上颌阻生尖牙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8, 11(2): 109-112. |
[7] |
冒叶琳1,季勇2,王林2. 骨硬化蛋白对机械加力后正畸牙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 10(4): 250-253. |
[8] |
周朋综述,胡江天审校.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牙根吸收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 7(5): 308-311. |
[9] |
钱丽雯综述,钱玉芬审校. 正畸内收前牙所致牙体及牙周组织的不利改建[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5(7): 435-438. |
[10] |
祖丽呼玛·阿热甫江,潘旭 综述,米丛波 审校. 正畸相关性牙根吸收的早期诊断与预防[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 5(9): 564-569. |
[11] |
王胜林1,2,王旭霞2,3,曾 婧2,李 静2,董 瑞2,张 君2,3 . 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牙移动及牙根吸收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 5(08): 469-472. |
[12] |
刘继辉, 张桂荣, 王雪, 李博.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在人继承恒牙缺失的滞留乳牙及乳牙根生理性吸收不同时期表达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 5(02): 109-112. |
[13] |
刘琳, 李琳, 郭健, 刘兴华, 李伟. 上中切牙正畸治疗后根吸收状况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 5(01): 44-47. |
[14] |
郝静, 邓润智, 余国建. 成人正畸牙移动方式对牙根吸收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0, 3(10): 617-618. |
[15] |
郭新星,陈静,张勇. 成人和青少年拔牙治疗前后牙根尖吸收的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08): 473-4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