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小兵. 基于牙弓形态大小发育的青少年隐形矫治[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9, 12(8): 449-454. |
[2] |
杜平功1a,徐大朋1a,刘树泰1b,于舰斌1a,刘 辉2,张东升3,曲伟栋1a. 烟台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致病环境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 9(3): 166-170. |
[3] |
孙炳丞a,寇雅楠a,吉玲玲a,任战平b,马思维b,侯玉霞a.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牙槽塑形术后3年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 9(2): 93-100. |
[4] |
周 炼. 单侧唇裂一期修复的整合性概念初探[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 8(3): 129-132. |
[5] |
胡明委,赵丽琴,马龙. 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127例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6(5): 299-300. |
[6] |
刘继辉, 张桂荣, 李济强, 纪思革. 自锁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牙弓形态变化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 5(01): 48-51. |
[7] |
董 健, a, 王绪凯, 杨 丽b. 旋转推进与其改进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高效果对比研究#br#[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 4(11): 674-676. |
[8] |
张蕾, 综述, 卢利, 审校. 唇裂手术对上颌骨发育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 4(10): 631-634. |
[9] |
王淼. 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呼吸道管理[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2(06): 334-335 . |
[10] |
马莲. 双侧唇裂修复术与术后继发畸形[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11): 654-656 . |
[11] |
傅豫川. 唇裂鼻畸形一期整复术[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11): 650-654 . |
[12] |
王国民,杨育生. 重视和规范单侧唇裂整复术[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11): 657-659 . |
[13] |
翦新春,谢正其. 双侧唇裂或(和)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整复治疗[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11): 643-6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