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梦梦, 马宇锋. 激光在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5): 625-628. |
[2] |
冯玉霞, 金作林, 秦 文. 骨性Ⅲ类倾向青春期单颌拔牙患者二次矫治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4): 507-512. |
[3] |
李泽溪, 郑 恺, 尉 超, 李 媛, 翁芷杰, 肖 灿. 微创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时高速涡轮手机车针断裂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3): 341-344. |
[4] |
徐 晨, 周丽斌, 苏 葵.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倾斜角度与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程度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2): 192-196. |
[5] |
卢 云, 刘世杰, 孙海博, 佟美辰, 牛卫东, 王丽娜b. 正畸治疗对根管治疗牙及对侧同名活髓牙根吸收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2, 15(1): 97-102. |
[6] |
刘 川, 李登科, 张武阳, 刘 平, 王 鑫, 胡开进, 薛 洋. 牙拔除术新理念[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6): 645-649. |
[7] |
李国威, 莫静珍, 张述寅, 薛 洋, 胡开进. 牙拔除术新器械[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6): 655-659. |
[8] |
邸天凯, 陈宇江, 汪璐璐, 刘佳佳, 姜雨然, 王小竞. 促进撕脱性损伤牙延期再植后牙周愈合的研究进展#br#[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6): 728-733. |
[9] |
熊再道, 周培刚, 冯海霞, 陈秀春 . 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牙列后牙根吸收变化的三维测量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 14(5): 575-579. |
[10] |
李丽曼a,赵丽萍a,b,徐涛a,b,胡文杰a,刘云松c.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采取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效果观察(附1例3年随访报告)[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3): 139-145. |
[11] |
余佳杰,马宏涛,朱亚琴. 两种微创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11): 660-664. |
[12] |
高玥1,郭晓燕2. 上前牙角度与低角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0, 13(10): 616-619. |
[13] |
钱庆慰,余佳杰,马宏涛. 下颌后牙区舌侧埋伏阻生牙拔除术中微创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9, 12(9): 561-564. |
[14] |
余佳杰,朱亚琴.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9, 12(8): 495-498. |
[15] |
梁博龙,张武阳,薛洋,郑雪妮,刘慧,张宇,胡开进. C57BL/6小鼠上颌第一磨牙拔牙创愈合过程观察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9, 12(4): 232-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