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末端后倾弯弓丝作用下左下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分析

康振中胡敏吴洪刘磊   

  1. 1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现工作于解放军461医院口腔科),长春 130041;2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实验中心,长春 130025
  • 收稿日期:2008-03-06 修回日期:2008-03-19 出版日期:2008-04-15 发布日期:2008-04-15

  • Received:2008-03-06 Revised:2008-03-19 Online:2008-04-15 Published:2008-04-15

摘要: 目的对末端后倾弯弓丝作用下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为临床正确应用末端后倾弯弓丝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进行实验设计,其中分两种情况:前磨牙粘托槽且弓丝入槽(工况1)和前磨牙无托槽(工况2)。通过建立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的左下颌中切牙和左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末端后倾弯弓丝作用下其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应力分布以及牙体的位移情况。 结果(1)工况1:左下中切牙受力-0.18 N,左下第一磨牙受力1.80 N;工况2:左下中切牙受力-0.36 N,左下第一磨牙受力038 N。(2)左第一磨牙牙根表面、牙周膜、牙槽骨所受的最大拉应力均位于近中侧牙颈部,最大压应力位于远中侧的牙颈部。左下颌中切牙牙根表面、牙周膜、牙槽骨所受的最大拉应力位于牙颈部舌侧,最大压应力位于根尖区。(3)运动趋势:工况1和工况2牙体运动趋势相同,即左下颌第一磨牙产生近中冠向、远中根向、向远中和舌侧运动的瞬间位移。左下颌中切牙有向舌侧、压低和近中移动的趋势。 结论应用末端后倾弯打开咬合,在工况1情况下,可以防止支抗磨牙前倾或支抗丧失。在工况2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压低下前牙打开咬合。

关键词: 深覆牙合, 末端后倾弯, 应力, 有限元

Key words: deep overbite, tip back bend arch, stres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