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州地区2~12岁儿童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潘瑞芳,龚四堂,区文玑,陈宝心,何婉仪,梁文青,陈光华   

  1. 广州市儿童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 收稿日期:2006-01-05 修回日期:2006-06-21 出版日期:2006-09-06 发布日期:2006-09-06

  • Received:2006-01-05 Revised:2006-06-21 Online:2006-09-06 Published:2006-09-06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2~12岁儿童胃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对广州地区2~12岁具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1186例进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用ELISA检测血清H·pylori抗体,并对其中528例同时取胃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胃镜检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者1010例,阳性率为85.2%(1010/1186);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301例,阳性率25.38%,各年龄组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2~3岁14.38%(21/146),4~5岁为19.31%(39/202),6~7岁为24.01%(67/279),8~9岁为28.87%(82/284),10~12岁为33.45%(92/275);组织学改变为胃黏膜上皮变性,腺体上皮脱落坏死,发生坏死的腺体有淋巴细胞的广泛浸润及聚集灶,感染严重的病例可找到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在变性的黏膜表面与坏死的腺体内可找到幽门螺杆菌。 结论H·pylori感染在广州地区2~12岁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中并不少见,并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H·pylori感染的病理改变全部为慢性炎症表现,炎症程度重,表现为胃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的变性坏死,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多形白细胞浸润较少。

关键词: 儿童, 幽门螺杆菌, 临床,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