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论著 • 上一篇    下一篇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尹红,殷思纯,李发武,罗北京,梁沛杨,黄莹,华莉   

  • 收稿日期:2005-11-20 修回日期:2006-02-20 出版日期:2006-05-06 发布日期:2006-05-06

  • Received:2005-11-20 Revised:2006-02-20 Online:2006-05-06 Published:2006-05-06

摘要: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的变化及其在发病制中的作用。 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RV肠炎患儿及2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利用透射比浊法进行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3、C4质量浓度的测定。 结果RV肠炎患儿急性期血清IgG、IgA、IgM和C3质量浓度较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005)。RV肠炎中、重型患儿血清IgG、IgA、IgM和C3明显低于轻型患儿(P<001或<005)。IgG、IgA、IgM和C3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9,-0547,-0775,-0743,均P<001)。C4质量浓度与病情无相关性(rs=-0061,P>005)。 结论RV肠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RV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炎, 免疫球蛋白, 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