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肺血管栓塞面积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媛媛袁雅冬   

  1.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石家庄 050000
  • 出版日期:2014-10-01 发布日期:2014-09-30
  • 通讯作者: 袁雅冬
  • 基金资助:

    河北省卫生厅课题(20130419)

  • Online:2014-10-01 Published:2014-09-30

摘要:

急性栓塞后肺动脉高压是指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发生后肺血管床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衡、肺循环阻力增加,并且在机械阻力及神经体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肺血管收缩致使肺循环阻力进一步增加而造成的肺动脉压力的升高。
栓塞性肺动脉高压(PH)在当今世界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也是诊断和治疗都十分棘手的一大类疾病。数据显示大约有80%的APTE患者存在PH,其平均肺动脉收缩压(PASP)增高并不明显,一般不超过4.66~5.32 kPa(1 mmHg=0.133 kPa)。此类患者在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后PASP得以改善,但也有一部分残存肺动脉高压,继而演变为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预后较差。数据显示,当mPAP持续>3.99 kPa时即可提示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只有30%,当mPAP持续>6.65 kPa时,5年存活率仅为14%。此外,APTE患者的预后也与初始肺动脉压力、治疗过程中肺动脉压力变化以及既往是否存在心肺疾病有关。如果初始肺动脉压力低、治疗后肺动脉压力呈下降趋势并且无心肺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好,反之则较差

关键词: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肺动脉CT血管造影

Key words: pulmonary embolism,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CTPA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