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第三磨牙先天缺失情况、缺失数目及缺失位置的研究,分析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与颅面矢状向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组227例为2007—201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错畸形患者,每例至少有1颗第三磨牙先天缺失,对照组227例为同期就诊4颗第三磨牙均存在的错畸形患者。采用winceph8.0软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曲面平展片及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个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多见缺失数目为2颗(92例),其次为1颗(61例)、4颗(46例)和3颗(28列);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位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缺失发生于上颌,其次为双颌和下颌。研究组和对照组男性ANS-PNS、Go-Po长度均大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仅Go-Po长度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先天缺失及其缺失位置与颅面骨性分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组和对照组男性上、下颌体长度均大于女性;第三磨牙先天缺失取决于下颌体长度而非上颌体长度;第三磨牙先天缺失及其缺失位置与颅面矢状向发育无明显联系。